室內有害空氣消毒
陽光.水.空氣是生命三要素,其中人 一生中有80%時間在於室內,在50年前的建築,幾乎每個房子都有可開啟式窗戶及寬敞大門因此空氣流通, 每小時可自然換氣2-4次,(傳統中小學教室可達6-12次換氣率)現代的建築物因使空調,窗戶密閉設計多,每小時換氣低於0.5次,造成二氧化碳過高,工作學習易疲勞,記憶力降低,細菌過敏原多,造成健康問題
1.TVOC及粉塵為首污染物
化學氣体污染物
現今又因為工業發展,火力發電.汽機車排放.大陸沙塵暴.使得國內戶外空氣也不甚理想,因此室內空氣之清淨就顯得格外重要,首先是降低隔離污染源,其次是日常配合通風過濾等方法,及日常維護為主.1980後,至2010年這30年間,台灣氣喘人數成長了15倍,台灣每三個小孩,就有一個是過敏兒,台北地區7-12歲兒童氣喘率高達7-13%,室內有害空氣也會造成神經性中毒體質降低染色體異常.腫瘤..等等
以目前戶外空氣品質常常都不太好,其中以粉塵(PM2.5)為主,因此如果單靠通風是不易解決上述問題,因這是造成許多慢性病來源之一,消費者不易察覺
室內空氣污染源
裝璜產生之VOC,(總有機揮發物)以甲醛、對二甲苯....等接著劑,以及油漆、塑膠等里之化學物質為主以台灣之室內裝潢(修)中甲醛及二甲苯佔了最大部份,麻煩的是以甲醛而言,它是需要經年累月才能夠釋放完,這些氣體是被歸類於環境賀爾蒙, 其中甲醛是被世界衛生組織,確認列為一級致癌物.
(一)煙霧:包含香菸.炒菜油煙燒烤油煙等是引起上呼吸道及肺部疾病因子 。
(二)微生物:如黴菌.病毒 微生物量之最多處為過濾網. 空調箱中. 盤管. 加濕器.部份微生物對人體建康有害處,易造成上呼吸問題,密閉空間更是2020武漢肺炎傳染好媒介場所。
(三)灰(粉)塵:來源除了外氣進氣,還有人為帶入及衣物等,影印 機、傳真機、事務機地毯..等另外主因為內裝材料使用不當,所造成浮游粉塵濃度偏高之現象,在台灣曾有一案採用玻璃棉外貼塑膠層做為天花板, 造成了室內浮游粉塵平均高達0.26mg/m3,故選用材料應慎選為佳.空氣中浮游粉塵通常在0.01~10um之粒徑, 對人體有害之粒徑約在0.3~10um之間.中華民國環保署定義小於10um粒徑(PM10)之粒子為懸浮粒子, 對人體有害; 小於2.5um粒徑(PM2.5)之粒子可穿透肺泡直達血液.空氣中浮游粉塵濃度對人體亦會有 影響
(四)蟲、鼠害.塵螨:並非所有蟲類都是不好,而是以蟑螂跳蚤老鼠塵螨本身或排泄物,都會引誘發氣喘或過敏,這部份只要保持環境的每日清潔打掃,比較不容易產生.
(五)其它:燃燒及人群之二氧化碳.燃燒之一氧化碳.家電產生之臭氧,影印機之粉塵.石材之氡氣(放射性物質).清潔劑.殺虫劑...等,其中以清潔劑及殺虫劑之污染較為嚴重.
完整的空氣調節系統包含了冷暖氣. 除濕. 過濾粉塵, 稱HVAC, 它的污染程度. 使用年數與室內空間粉塵濃度成正比,空調系統是維護IAQ之重要環節. 空調(通風管路)系統之污染除了造成不健康與工作效影響運轉效能,造成能源耗損費電率差火災時之造成竄燒災害
美國也有NADCA規範,則是依不同場所有不同清潔度之規範.目前也是以粉塵量為標準.及是否經過微生物消毒處理準則驗收,台灣雖沒明訂標準,但基本上是以實際看查是否有灰塵做為驗收標準(並非用手(布)擦拭,去檢查,那標準是無塵室之標準)
家用一搬以分離式空調與窗型空調為主日本在70年代對住宅之污染開始研究,因此出現此字彙,因Sick house所引起的不適或病情,中文稱之病態住宅(症候群),家中最主要是新裝璜之甲醛